來源:【原創(chuàng)】
周四(7月24日),美元/瑞郎震蕩走高,歐盤時段交投于0.7940附近。市場因歐美新貿易共識而暫時回避避險資產,瑞郎承壓下行;但基本面不確定性與技術結構微妙演變,使得短期方向仍存懸念。

基本面:
本周市場焦點集中于歐美即將達成的新貿易協定,據《金融時報》報道,美國與歐盟正在推進對部分歐盟進口商品征收15%的新關稅,預示雙方貿易立場趨于緩和。與此同時,美國總統(tǒng)特朗普宣布與日本達成初步關稅安排,涵蓋15%起征的新稅率,進一步鞏固美元支撐。
避險情緒降溫直接影響瑞郎表現。交易員在等待美國7月S&P全球PMI數據發(fā)布的同時,也開始重新評估瑞士央行未來的政策路徑。盡管近期瑞士6月CPI同比僅上漲0.1%,但月度漲幅達到0.2%,市場預期瑞士央行可能延緩寬松節(jié)奏,令瑞郎中長期仍具支撐。
另一方面,美國財政部長Scott Bessent近日表態(tài)稱,美聯儲主席繼任者將于12月或明年初敲定,“并不急于任命”,該表態(tài)緩解了此前對美聯儲獨立性的擔憂,也幫助美元企穩(wěn)。交易員目前關注下周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,市場普遍預計將維持利率不變,10月可能是政策調整的關鍵窗口。
特朗普在華盛頓AI峰會上的最新表態(tài)亦值得警惕。他明確提出全面關稅基準最低起步為15%,對大部分貿易伙伴實施更為直接的稅負手段,這一姿態(tài)加劇中期貿易不確定性,或令市場避險需求在后市再度抬頭。
技術面:
圖表顯示,美元/瑞郎匯價自高點0.8475下行后形成明顯的下降趨勢,近期在0.7871附近獲得階段性支撐。布林帶中軌當前位于0.7993附近,價格運行在中軌下方,且布林帶呈現收斂狀態(tài),暗示波動率正在收縮,市場即將面臨方向性選擇。

短線看,當前價格圍繞布林帶下軌(0.7847)上方震蕩整理,MACD指標雖仍運行于零軸下方,但紅柱出現,DIFF線略高于DEA線,形成輕微金叉,短期或有技術性反彈需求。K線形態(tài)上,價格形成橫盤區(qū)間,分析認為若突破該區(qū)域上沿0.8090,則可能打開進一步反彈空間,阻力關注布林帶上軌0.8139一線;
相對強弱指標(RSI)運行于40.2附近,尚未脫離超賣邊緣,但出現小幅抬升,反映當前多空力量趨于平衡;若RSI能持續(xù)走高并站上50,則可視為短線市場情緒改善信號。
總體來看分析認為,匯價當前處于下降趨勢中的橫盤整理階段,短期支撐位于0.7871,阻力關注0.8090與0.8139,后市方向需密切關注布林帶突破及MACD動能演化。
市場情緒觀察:
從當前市場環(huán)境來看,美元/瑞郎的階段性回升更多由避險情緒降溫推動。歐洲與美國之間的貿易緩和預期,以及對美聯儲主席交接的政策連續(xù)性預期,均令美元受到支撐,而瑞郎的避險屬性短線則遭到壓制。
不過,特朗普提出的關稅新基準為15%-50%,顯示出強硬的貿易立場仍未改變,這一政策傾向若落地,將再度推升市場對沖風險需求,對瑞郎構成潛在支撐。此外,瑞士CPI小幅回升可能延緩瑞士央行進一步寬松,也促使部分資金預期瑞郎中長期仍具穩(wěn)健特性。
因此,市場情緒目前處于多空膠著狀態(tài),短期圍繞避險資產的需求存在反復。交易員傾向于在歐美數據與政策進一步明確前保持謹慎態(tài)度,美元/瑞郎匯價也相應進入震蕩格局。
后市展望:
短期展望:
分析認為若美元/瑞郎后續(xù)突破0.8090阻力,并企穩(wěn)于0.8139布林帶上軌附近,或可視為短期趨勢反轉信號。技術面MACD金叉初現、RSI溫和上揚,為短線偏多的溫和信號,若配合美歐貿易環(huán)境持續(xù)緩和,則美元有望延續(xù)回升勢頭,瑞郎或繼續(xù)承壓;
但交易員警惕當前橫盤區(qū)間一旦下破,特別是0.7871關鍵支撐失守,則可能觸發(fā)空頭延續(xù)行情,匯價將測試更低平臺,開啟新一輪下跌趨勢;屆時,避險需求的再度升溫與對全球政策不確定性的擔憂,或再次推升瑞郎需求。
中長期展望:
中長期來看,分析認為美元/瑞郎是否真正形成反轉,仍需關注兩大變量:一是美國經濟數據的可持續(xù)性,若PMI與通脹走強,則美元維持強勢概率較大;二是瑞士央行是否延緩貨幣寬松政策,若通脹回升趨勢確立,則瑞郎中長期支撐增強。
指導僅供參考,不作為交易依據
[免責聲明]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,與匯金網無關。匯金網對文中陳述、觀點判斷保持中立,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,且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自行承擔全部風險與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