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供需天平向空方傾斜
吉隆坡交易機構Iceberg X的自營交易員David Ng指出:"原油與豆油的聯(lián)袂下跌形成了雙重打擊,而市場對馬來西亞未來數(shù)周產量回升的擔憂正在強化看空邏輯。"他給出的關鍵技術位,3800林吉特支撐與3980林吉特阻力,已成為短線多空博弈的焦點。值得注意的是,林吉特兌美元匯率微貶0.07%,雖對海外買家構成輕微利好,但遠不足以抵消基本面利空。
機構觀點聚焦
知名機構調查顯示,5月1-20日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環(huán)比增長12%-15%,這一數(shù)據顯著高于此前市場預期的8%-10%增幅。新加坡植物油分析師James Fry在最新報告中強調:"若增產趨勢延續(xù)至月末,庫存重建速度可能超預期,特別是在亞洲客戶采購節(jié)奏放緩的背景下。"不過他也補充道,當前價格已部分消化增產預期,若原油市場止跌或印尼生物柴油政策出現(xiàn)新動向,棕櫚油可能迎來技術性反彈。
資金動向暗藏玄機
衍生品市場出現(xiàn)微妙變化:盡管主力合約持倉量減少4.2%,但8月/9月價差從-45林吉特縮窄至-32林吉特,表明近月合約拋壓有所緩解。吉隆坡某跨國貿易商風控總監(jiān)透露:"部分空頭開始在3800林吉特下方獲利了結,但新增多頭頭寸仍顯謹慎,反映出市場對趨勢反轉缺乏信心。"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