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【原創(chuàng)】
周一(5月5日)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市場延續(xù)跌勢,基準7月交割合約(FCPOc3)在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收盤報3827林吉特/噸,較前一交易日下跌54林吉特,跌幅1.39%。這是棕櫚油連續(xù)第五個交易日走低,市場承壓于馬來西亞林吉特(馬幣)的持續(xù)升值、芝加哥豆油價格的疲軟以及原油價格的進一步下挫。交易者情緒謹慎,季節(jié)性供應增加預期與生物柴油需求減弱疊加,令市場短期內難覓支撐。本文將結合最新行情,從基本面和技術面剖析棕櫚油價格走勢,并展望未來盤面動向。

基本面:多重利空共振
棕櫚油價格的持續(xù)回落反映了基本面多重利空因素的共振。首先,馬幣的強勢表現(xiàn)成為價格下行的直接推手。5月5日,馬幣兌美元升值1.48%,使得以馬幣計價的棕櫚油對海外買家變得更加昂貴。來自新加坡的商品策略師Darren Lim指出:“馬幣升值正在侵蝕馬來西亞棕櫚油的出口競爭力,對價格形成直接壓力?!痹谌蛑参镉褪袌龈偁幖ち业谋尘跋拢瑑r格敏感的買家可能轉向更具成本優(yōu)勢的替代品,如印尼棕櫚油或南美豆油。
其次,原油價格的疲軟進一步削弱了棕櫚油作為生物柴油原料的吸引力。5月5日,國際油價下跌超2%,主要受OPEC+周末決定加速增產(chǎn)的影響,市場對供應過剩的擔憂加劇。Darren Lim進一步分析稱:“原油期貨的持續(xù)走弱使得棕櫚油等植物油在生物柴油領域的需求前景黯淡,市場整體看跌情緒加重?!痹谀茉磧r格低迷的背景下,棕櫚油的工業(yè)需求受到抑制,價格承壓在所難免。
此外,季節(jié)性供應壓力的預期也在拖累市場情緒。知名機構調研顯示,馬來西亞4月棕櫚油庫存預計連續(xù)第二個月上升,隨著行業(yè)步入產(chǎn)量高峰期,下半年供應增長將更加顯著。交易員普遍預期,5月至9月的生產(chǎn)旺季將進一步推高庫存水平,短期內難以出現(xiàn)供需緊平衡的局面。這種供過于求的預期直接削弱了買盤信心,促使價格進一步下探。
與此同時,全球植物油市場的聯(lián)動效應也不容忽視。芝加哥交易所的豆油期貨(BOcv1)5月5日下跌1.15%,反映出全球食用油價格的整體疲軟。作為全球植物油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,棕櫚油價格與豆油、葵花油等競爭對手的走勢密切相關。當前,豆油價格的走弱為棕櫚油價格設定了下行參照,進一步限制了其反彈空間。值得注意的是,中國大連商品交易所因勞動節(jié)假期于5月1日至5月5日休市,短期內亞洲市場的交易活躍度有所下降,可能加劇價格波動的單邊性。
技術面:空頭動能占優(yōu),關鍵支撐待考驗
從技術面看,棕櫚油日線圖顯示空頭動能依然占據(jù)主導。當前價格3827林吉特/噸,位于布林帶下軌3808與中軌4037之間,逼近下軌支撐。布林帶整體呈收斂形態(tài),表明市場波動性正在減弱,但價格在中軌下方運行,顯示空頭仍占據(jù)上風。MACD指標方面,快線為-8.4170,慢線為-116.8198,MACD值為-108.4028,快慢線處于零軸下方且缺口擴大,表明看跌動能仍在累積,短期內難現(xiàn)反轉信號。
價格自4月中旬以來持續(xù)下行,未能有效站上4037的中軌阻力,顯示多頭力量薄弱。X平臺上部分交易員指出,3808的下軌支撐將是短期內的關鍵水平。若價格跌破該點,可能進一步下探至3750-3780區(qū)間,接近去年12月的低點區(qū)域。反之,若價格能在3808附近企穩(wěn),并突破3900關口,則可能引發(fā)短線反彈,目標指向中軌4037。然而,當前技術指標尚未顯示明顯的止跌信號,空頭趨勢可能延續(xù)。

從更長周期看,棕櫚油價格自今年3月高點回落以來,已跌去近15%,反映出市場對供應過剩和需求疲軟的擔憂。交易者需密切關注3808支撐的有效性,以及MACD快慢線是否出現(xiàn)收斂跡象。若空頭動能減弱,可能為短期反彈提供機會,但整體趨勢仍偏向下行。
未來趨勢展望
展望未來,棕櫚油市場短期內仍將面臨下行壓力。基本面上,馬幣的強勢、原油價格的低迷以及季節(jié)性供應增加的預期將繼續(xù)主導價格走勢。OPEC+增產(chǎn)計劃的推進可能進一步壓制原油價格,從而削弱棕櫚油的生物柴油需求。與此同時,全球植物油市場的競爭格局也將限制棕櫚油的反彈空間。交易員需關注芝加哥豆油期貨的后續(xù)走勢,以及大連商品交易所復市后的市場反應。
技術面上,3808的下軌支撐將是短期內的重要觀察點。若價格跌破該水平,空頭可能加速下探3750;若能守住支撐并突破3900,則可能迎來短暫喘息??紤]到當前市場情緒偏謹慎,價格在3800-3900區(qū)間震蕩的可能性較高,但整體趨勢仍偏空。
指導僅供參考,不作為交易依據(jù)
[免責聲明]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,與匯金網(wǎng)無關。匯金網(wǎng)對文中陳述、觀點判斷保持中立,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,且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自行承擔全部風險與責任。